汽车产业自去年伊始,就在以自我革命为目标,加速向着电动化的趋势“狂飙”而来。如何在大变革中保持自身定力,既能赢在当下,又能赢在未来? 这是每个车企“掌舵者”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尤其放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从造车新势力进入2.0时代、自主高端频频“破圈”,到合资品牌中的弱者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新一轮市场格局的重构将更加考验想“长期”留存下来的选手。
1月28日,开年回来第一天,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率先发声,发表了题为《造车者吉利,坚定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的开工寄语。直观来看,这是一封质朴无华却充满了长期主义战略和实干主义精神的寄语,它不仅对已经发展了36年的吉利进行了追本溯源的深刻剖析,提出了“造车者”的坚守;更是面对逐渐进入剧震期的行业变革,对新势力造车后劲不足的警醒,而避免“淘汰”的关键就是坚持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是吉利致胜的底层逻辑
长期主义从来都是汽车产业的共识。吉利是中国汽车企业中坚持长期主义比较坚定的一家,在吉利汽车30几年的历史上,所有关键性策略,也都是长期性的。
时间拨回到2010年3月, 当中国汽车企业都在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如何缩短与世界知名车企的差距时,吉利用18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全球三大名车之一”的沃尔沃,开启了全球化布局目标,这对吉利后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随着全球化尤其是国际资源整合的推进,吉利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得到了“空前”提升。CMA平台的产出使得吉利的自研能力上升到了新的台阶,标志着吉利拥有了世界领先的平台设计能力。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由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动力汽车的转变期,窗口稍纵即逝,吉利早就开始了新能源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2015年,吉利发布新能源战略,提出蓝色吉利的行动计划,开始新能源转型之路;2018年又发布了“智擎”新能源四大技术路径,目前已经构建起覆盖混动、纯电、换电、甲醇等多个技术领域的新能源电气化发展体系。同时,吉利也始终坚持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同步发展,在车联网、自动驾驶、低轨卫星、车载芯片、操作系统等业务领域持续布局。
当然,最具前瞻思维的还是2013年吉利成立的专研电气化架构的威睿公司。该公司专门从事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控、电机及系统集成)的开发、制造及销售,极氪所倚仗的三电技术就研产于此。在2022年电车普遍被电池“绑架”中,极氪能保持独立发展,全年累计交付达71941辆,上演“极氪速度”,威睿功不可没。
只有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然不会让别人遏制住发展的喉咙。吉利凭借从技术体系力,到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在车市不振的2022年大环境下仍取得了1432988辆的销售成绩,连续6年产销突破百万辆,排名全行业第三,超过多数强势合资品牌。
坚持做“吃力不讨好”但有价值的事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汽车行业将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如果只是在“彩电、冰箱、按摩椅”这些“流于表面”的项目上疯狂内卷,将很难在市场中获得长久发展。一家立志于长期领跑中国汽车业的车企,在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上必须具有前瞻的、长期性的思考和投入。
此次淦家阅难掩兴奋宣布开机的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正是吉利在智能电气化时代下又一座长期主义的里程碑,处处透露着吉利长计远虑的意图。
这是全球车企首个“云、数、智”一体化超级云计算平台,拥有10余项行业领先的技术,覆盖包括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安全、试制实验等业务领域,能提升吉利整体研发效率20%,是行业最强的造车“超级大脑”。也就是说,这个超算中心将助推吉利带来更高维度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落地,为用户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好用”的智能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而算力,就是智能汽车时代的第一生产力。星睿智算中心的开机算力达到了81亿亿次每秒,到2025年,峰值算力可以达到121京。在车企中,小鹏的超算中心算力已经颇为前瞻,仅为60京左右,吉利的这个算力水平处于绝对领先阵营。
这样的投入自然费钱费力费时。但吉利认为长期坚持去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成效一定会来的更加猛烈。相比于不少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解决方案,吉利当下已经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一体化科技生态,把智能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这四个核心技术攥在手心里,树立起自己的科技护城河。
纵观汽车百年发展史,大浪淘沙,真正的赢家,没有一个不是长期主义者!如今中国汽车在智能新能源赛道上已经占有先机,但最终能否制胜,或者说长期制胜,看的还是科技的比拼。而唯有吉利这般勇于“自我革新、创新、挑战极限”的“造车者”,才有机会笑到最后。